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章列表 > 美食 > 红色记忆·百年百人 医者仁心 延续传承

— 红色记忆·百年百人 医者仁心 延续传承 —

更新时间:2023-04-27 18:25:01 编辑:丁丁小编

在龙江大地上,无数医护人员兢兢业业,他们用妙手仁心披荆斩棘,以使命担当治病救人。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无数次面对病毒无所畏惧,以生命护佑生命,留下了一幕幕救死扶伤的感人瞬间。系列报道《红色记忆百年百人》让我们认识几位白衣天使。

在中国地方病防治史馆展示着于维汉院士深入病区工作的场景,从1953年开始,于维汉院士常年深入克山病区,在那里与当地群众度过了20多个春节。展馆里还展出了于维汉院士留下的一份日文手稿,也是关于地方病防治的内容。无论是从手稿还是从照片,都能看出于维汉院士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汲汲以求的科学探索精神。

克山病是一种发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的疾病,被百姓称为“瘟神”。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克山病防治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孙树秋介绍说,克山病每年发病的高发期在冬季,当时有三个鬼门关,头场雪、过小年、三九天。

于维汉是原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名誉校长,作为地方病学专家,他为克山病的预防与治疗做出了杰出贡献。1953年,31岁的于维汉受命来到重病区,开始沿着大小村落寻访患者。

于维汉的爱人徐岸明说,从于维汉去病区以后,基本就没有什么机会与家人团聚,克山病发病从每年1月份、2月份到春节都是一个高峰,家里的两个孩子出生,于维汉都不在身边陪伴。

就这样,冒着雨雪风霜,于维汉几乎走遍了黑龙江所有的“克山病”重症区。

孙树秋介绍说,到了1958年,情况有了转机,于维汉发现病人经过亚冬眠疗法以及适当补液这种就地守护的疗法,病人的病死率大大降低,这是治疗上的首次转折。

在于维汉及多位医疗专家的努力下,1964年,猖獗的克山病魔终于被降服。但于维汉的工作没有结束,他先后辗转于吉林、辽宁等16个省、自治区的170多个克山病病区讲学。

王洪亮说,必须响应党中央的的号召,要到武汉,要到湖北,要在抗击疫情一线发挥党员的作用。

王洪亮第一个进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的隔离病区。第一天接诊的4小时里,他带领团队处置了20名危重患者,制订了最高效的治疗体系。武汉协和西院对所有支援医疗队负责的病区指标进行了统计排名,王洪亮团队所在的黑龙江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各项指标均名列第一,被冠以“最强外援”称号。

王洪亮说,我们面临的是一大类疾病或者整个群体,面对的不只是家庭的问题,还要扛起国家的责任,这种家国情怀,也要融入到工作过程去,不畏难,不畏险,一心只为人民服务,一直将救治工作进行到底。

哈医大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赵鸣雁说,重症医生手里掐着的是病人的生命,手握得紧,细节顾得全,事情想得周到,病人挽救回来的可能性就多一些。

征战近两个月,61名重症、危重症患者被成功救治出院,整个救治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赵鸣雁来不及休息,4月11日,再次出征,前往俄罗斯,分享抗“疫”经验。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她荣获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赵鸣雁说,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把先进个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传扬出去,让大家尤其是年轻人,能一心向上、一心向善,把工作做好。

来源:龙视新闻联播

本文转载于:https://www.sohu.com/a/666133332_120505831 如有侵犯,请联系dddazheyh@163.com删除

热门优惠券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