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章列表 > 美食 > 年轻中医该如何成长?一位8岁反复高烧患儿给我的思考

— 年轻中医该如何成长?一位8岁反复高烧患儿给我的思考 —

更新时间:2023-04-25 10:09:58 编辑:丁丁小编

中医在辨别“寒热”时,可以把新陈代谢旺盛称为「热」,反之,将新陈代谢减退称为「寒」。所以从中医的角度看,即使体温超过40oC时也会有寒证。

下述病例,是我多年前的临床记录,属于现代医学的热病,但确是经「真武汤」治疗后好转的。

诊断经过患者为8岁小孩,2017年1月20日,因感冒体温超过39.0oC而就诊于附近的医院,该医生说,有可能转为肺炎。服药二三天后,体温还在继续升高,1月23日曾出现过谵语,1月25日邀我出诊。

初诊:患者安静地躺着,有时咳嗽,喉中似有痰但不能出,舌薄、苔黄,脉数、浮弱,无食欲,大便1天1~2次、便溏。小便1天4~5次。该日体温是39.8oC,虽然体温很高,但并不口渴,发病以来,每天仅喝水2~3次,而且每次只喝一小口。问及是否恶寒时,所答不明确。

家长说:患者一到夜间便会胡言乱语,但白天安静,不爱说话,也没有诉说任何不舒服,亦无任何要求,就喜欢这样静静地躺着。

由于高烧、谵语,初诊为「太阳合阳明病」,故先给予2剂「大柴胡汤去大黄加水牛角、玄参、生地黄」先观察变化。

服药后效果不明显,1月27日患者外婆直接把患者带到某三甲医院吊瓶,回家时体温降至37.7oC。1月28日,患者突然面色浮肿、苍白,还出现失禁似的水样便泻,体温为39.6oC,而且完全没有反应,怎么叫都不说话。吓得家属马上邀我出诊。

进入患者病房的一瞬间,我心想,事情严重了。患者面色不是一般的苍白,是犹如死人一般的浮肿、苍白,脉浮弱、时有涩脉;虽然体温很高,但全身却没有一点热感;手置于胸前,类似心脏衰竭死亡患者的体位。

这时患者母亲说:患儿从一开始就非常怕冷,紧裹着被子一点也不让掀开,坐在便器上也要裹着被子去。非常不情愿使用冰袋,因为体温实在过高,家长才强制使用的。

我马上反思到该患者从开始就应该给予“附子剂”来温煦。首诊用「大柴胡汤」凉之,更因吊瓶之寒凉,以至发展到现在的状态。

不论如何,马上叮嘱患者家长撤下冰袋,急需多次、少量服用「真武汤」,观察约半天后,患者面色好转,也有些精神了。

1月28日至2月4日期间,均以「真武汤」做加减,每剂药附子均用到8克,对于一个8岁的儿童来讲,这已经是很大的用量了。

2月5日的早上,体温降至36.0oC,自发病以来首次恢复到了正常水平,患者也很精神。可是到了傍晚,又出现恶寒,体温突然上升至40.2oC,并且出现了恶寒、全身疼痛、无汗的症状,给予1剂「麻黄汤」强发汗一次,患者便痊愈了。

重新反思该患者即如文章开头所说,为中医之“阴证”,体温虽然高,但不是“热”,而是“寒”。最初即恶寒甚,虽然体温上升,但有舌滑,脉弱,面白,静卧,无所诉求等证候,据《伤寒论》“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所示,是很明显的少阴病。

即便事后很清楚是这样,但在初诊问是否恶寒时,如果能更清楚仔细地询问到患者有如此明显的里寒症状,当时也不至于被体温计的数字所迷惑,并着眼于患者的发热而急用「大柴胡汤」,此实属个人的治疗失误。

我想,如果一开始即用“附子剂”治疗,患者也不至于受更多的罪,也能更快地痊愈。

本文转载于:https://www.sohu.com/a/666759406_120505831 如有侵犯,请联系dddazheyh@163.com删除

热门优惠券

更多